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伦理 伊斯兰信仰 《回族典藏全书》002 是回族展示民族文化,传承优良传统,表达回民心愿,弘扬爱国情感,奉献给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奇葩瑰宝。它的出版不仅有很高的文献保存价值,也将填补中国历史上无系统整理研究回回人汉文古籍的空白,为国内外深入开展回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一套最为原始、权威、完整的大型回族典藏资料。此书全套共计235册,搜集整理了五代至民国回族典籍532种、3000余卷,其中宗教类210种、政史类110种、艺文类144种、科技类68种。总计约10万页。
伊斯兰历史 伊斯兰文明与艺术 电子图书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起始时间尚有不同的主张:有认为,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阿拉伯帝国)遣使朝贡,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有认为,在唐肃、代二宗朝(八世纪中期),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迁曾借用大食援军讨贼,其中大部分留居中国,这是中国有穆斯林之始,即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之始。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功修 《五大阿訇传略》 其中包括15篇碑文选注以及达浦生、王静斋、哈德成、马松亭、庞士谦等五位阿訇传略。为此,作者撰写了这篇《五大阿訇传略》,并将旧作《王静斋年谱》附在《王静斋阿訇传略》之后,一并收入《中国回回民族史》。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功修 伊斯兰历史 《苏莱曼与艾布斯》 贾米自幼天资过人,聪慧好学,跟随也在当地任法官的父亲学习波斯文和阿拉伯文。随后投入著名毛拉朱奈德门下研习中亚著名思想家赛尔德·丁·麦斯欧德·本·欧麦尔·塔夫塔赞尼的诗学著作《意蕴精粹》。后随父到赫拉特,进当地尼采米亚学院学习伊斯兰教义学、《古兰经》学、圣训学、法学、文学、史学、数学、天文学和音乐等学科。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功修 《世人的见证者——穆斯林稳麦的责任和使命》 是赛义德·阿卜·阿尔拉·毛杜迪(1903-1979)用乌都语所著的《Shahādat Haq》。这本书包含了他于1946年9月30号Jama‘at Islami(伊斯兰促进会) 在拉舍尔分部的一个宗教会议上的演讲。这个演讲发表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1947年8月14号)之前。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历史 《使者的终止》 本书虽然短悍,然而仍不失为乌斯塔德先生的一本力作,其中闪烁着智慧。作者依据《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学全面研究了这一问题,澄清了由殖民主义者和其代理人一手制造的假相。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伦理 伊斯兰信仰 《启明文集》 当今天,我们无力应对生存的现实困境和文本的话语困境时,我们丧失的不仅仅是对“节日”的表述权,我们甚至丧失了我们自身。我们在拒绝同化的同时,我们所有的历史都在承受着被异化的身处边缘的苦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切的思想吗?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历史 伊斯兰文明与艺术 《穆斯林与当今世界宗教图景》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群居是其特征之一,他无法孤立而不与其他人交往。 人们形成部落与国家,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追求着自身的身份认同。他们 通过自己特定的语言与民族气质创造了自身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由于各 自强化对自身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的理解,又常常加深了彼此的矛盾,从而 不时与其他文化产生冲突,国家和民族之间时而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