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历史 伊斯兰文明与艺术 电子图书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起始时间尚有不同的主张:有认为,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阿拉伯帝国)遣使朝贡,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开始;有认为,在唐肃、代二宗朝(八世纪中期),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迁曾借用大食援军讨贼,其中大部分留居中国,这是中国有穆斯林之始,即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之始。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功修 《五大阿訇传略》 其中包括15篇碑文选注以及达浦生、王静斋、哈德成、马松亭、庞士谦等五位阿訇传略。为此,作者撰写了这篇《五大阿訇传略》,并将旧作《王静斋年谱》附在《王静斋阿訇传略》之后,一并收入《中国回回民族史》。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哲学 《王岱舆真一哲学初探》 其思想包括”真一论”与”真一哲学”,前者是对于”真一”概念的讨论,后者则是对于”真一”、”数一”、”体一”概念的系统探讨。笔者认为,王岱舆从理论上开创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道路,并且创建了中国伊斯兰教哲学。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功修 伊斯兰文明与艺术 《汤瓶拳拳谱》 又名汤瓶拳,它以穆斯林洗“阿卜代斯”的汤瓶壶为标记。汤瓶七势拳在回民中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回民独有的拳术,既能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又可应用于实战,防身自卫。由于七势拳历来秘不外传,只在少数阿訇中秘传,外人很少见到。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功修 伊斯兰历史 《苏莱曼与艾布斯》 贾米自幼天资过人,聪慧好学,跟随也在当地任法官的父亲学习波斯文和阿拉伯文。随后投入著名毛拉朱奈德门下研习中亚著名思想家赛尔德·丁·麦斯欧德·本·欧麦尔·塔夫塔赞尼的诗学著作《意蕴精粹》。后随父到赫拉特,进当地尼采米亚学院学习伊斯兰教义学、《古兰经》学、圣训学、法学、文学、史学、数学、天文学和音乐等学科。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伦理 伊斯兰信仰 《四大伊玛目的信条》 (中文版) 为取得博士学位,我对伊玛目艾布哈尼法(愿主怜悯之)的宗教原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个前言里我简要地涉及了马力克、沙菲尔、艾哈迈德三位伊玛目的信条。一些品行兼优的人曾经要求我,将这三位伊玛目的信条分门别类。为完整地提及四位伊玛目的信条,已经提到的那些内容之外,我还想简要地加上伊玛目艾布哈尼法有关陶希德、前定、伊玛尼、圣门弟子的信条,以及他对教义学的立场。
伊斯兰人物 伊斯兰信仰 伊斯兰功修 《世人的见证者——穆斯林稳麦的责任和使命》 是赛义德·阿卜·阿尔拉·毛杜迪(1903-1979)用乌都语所著的《Shahādat Haq》。这本书包含了他于1946年9月30号Jama‘at Islami(伊斯兰促进会) 在拉舍尔分部的一个宗教会议上的演讲。这个演讲发表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1947年8月14号)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