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群居是其特征之一,他无法孤立而不与其他人交往。 人们形成部落与国家,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追求着自身的身份认同。他们 通过自己特定的语言与民族气质创造了自身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由于各 自强化对自身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的理解,又常常加深了彼此的矛盾,从而 不时与其他文化产生冲突,国家和民族之间时而关系紧张。然而,正是出于 渴望了解他人,致使人们把自己所理解的善与恶,通过对自身和他人的传统 价值进行比较并传达给他人。因此,不同文化中优秀作品的互译变得十分重 要。例如,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东方的穆斯林学者和西方的非穆斯林学 者首先以西方语言,特别是以英语作为主要语言对伊斯兰作品进行了大量的、 艰苦卓绝的翻译和著述工作。英语已经成为世界穆斯林的主要通用语言。令 人鼓舞的是许多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术语已经出现在标准的英语字典里。由此, 毋庸置疑,无论是今天还是可以预见的未来,英语将会成为穆斯林的语言。
我们,Jannahedu 已经开启了这一使命,将非汉语, 尤其是英语类伊斯兰 精选作品翻译成汉语,同时也将汉语类伊斯兰经典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在 这个工作中,我们还将选择阿拉伯语类伊斯兰学中的各学科的原理性作品进 行翻译,以便读者通过对伊斯兰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精神的比较来更好地理解 伊斯兰。将汉语伊斯兰经典作品翻译为其他语种的过程中,我们努力确保不 失原意,不忽略重要的内容。实际上,其他语种对汉语类伊斯兰作品翻译的 缺失已经导致世人对汉语伊斯兰文化遗产的误解。因此,Jannahedu 的工作就 是缩小差距,使这些误解不继续成为误传。
今天,在“一带一路” 的国策倡议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再一次焕发昔日的 光彩。中国已迈出积极的步伐来了解其他民族,并把中国人民珍贵的传统价 值观与其他民族交流。现今走上了繁荣昌盛之路的中国便正是得益于此。从 某种意义上说,Jannahedu 出版享有国际声誉的伊斯兰学者的精选作品是值得 称赞的。我确信这一努力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他 人,或被他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