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图书馆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具盛名的图书馆,素有“东方唯一的回回图书馆”之誉,因馆藏马松亭大阿訇出访埃及时埃及国王福德一世赠送的一批珍贵图书,并存有元代手抄本《古兰经》和大量明清时期的伊斯兰教古籍、宗教文物而闻名中外。
提及福德图书馆,不得不提到成达师范。成达师范初期成立于济南,1928年转迁北平,校址设在东四清真寺内。当初由于学院初建、经费有限,成达师范迁到北平后没有图书馆。但学校很快意识到,“师资虽重,但是图书尤为重要”,于是征求图书,计划设立图书馆。
福德图书馆以埃及国王福德一世命名,这里面有一段中埃友好交流的佳话。1932年,马松亭阿訇护送成达师范的5名学生远赴埃及留学,代表全国回民觐见埃及国王福德一世,并获得了他的赠书。为了纪念福德一世的捐书,成达师范遂决定以“福德”为名,开始筹建图书馆。1936年8月,福德图书馆最终建成上下两层的西式小楼。
马松亭阿訇回国后,即刻着手于建立图书馆的筹建工作。1934年2月,成达师范校长唐柯三由南京回济南省亲,马松亭阿訇乘此机会两次去济南,“讨论建馆筹备办法”。不久他们去青岛与其他董事商量筹建图书馆的事宜。此想法首先得到成达师范董事余立之、刘尊五等人的响应,余立之先生“慨助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