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末,中世纪的波斯诗人莫拉维(亦称作“鲁米”)的抒情诗歌《夏侮士集》(亦称《伟大诗集》),被选译成英语后,在美国读者中引起轰动,形成了一次“冲击波”。他的诗集竟发行50万册。以常规的思想来看待此事,简直不可思议,但的确是真的。请看2007年的一篇报道:谁是上个世纪末在美国最畅销、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不是那些饮誉世界的当代大诗人,如希内、米沃什或者阿什伯里,也不是诗歌史上那些经典人物,而是一个对我们来说有点陌生的13世纪波斯诗人:鲁米(即莫拉维)。一本收录了他的代表作的英译本销量达到了50万册,让所有诗坛明星望尘莫及。而且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般文学的领域,激动的读者们组织沙龙和书友们朗诵他的作品,组织诗歌节或者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纪念他,有人专门为他拍摄了影片,收录了他的爱情诗歌的CD打上了billboard前20名榜单,其中朗诵他的诗歌的包括了麦当娜、黛米•摩尔这样的影视巨星。已经有人把他的诗作在美国的复活与纪伯伦的重新发现相提并论。
莫拉维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他的诗歌能在美国引起巨大的反响?
莫拉维(1207——1273),本是一位伊斯兰教领袖,信奉苏菲主义。
他在宣讲《古兰经》教义时不是单纯的说教,而且往往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以激
情感染听众。
美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道德观念、精神世界却十分空虚。而莫拉维的诗歌,却很好地填补了这种空虚——这便是莫拉维的诗歌能在美国引起轰动的内在原因。
二、莫拉维带有故事性的哲理诗歌
莫拉维最重要的著作是《玛斯纳维》。这部诗集一方面囊括了苏非主义理论的精华,精辟地阐述了苏非思想的精髓,被苏非主义者视为“波斯语的古兰经”,另一方面,它是将教义、教理,糅合进自己的所见所闻,乃至神话故事历史事、民间传说中,再以当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朗诵或演唱出来,给人们以教育。这是一部哲理故聿诗集。这部诗诗集的诗歌特点是:在故事中寓有哲理,在哲理中赋予形象。由于该书内容极其丰富,因而被苏非主义者誉为“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