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瓦迪厄·萨义德(阿拉伯语:إدوارد سعيد,英语:Edward Wadie Said,1935年11月1日—2003年9月25日),国际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后殖民理论的创始人,也是巴勒斯坦建国运动的活跃人士,由此也成为了美国最具争议的学院派学者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乐评家、歌剧学者和钢琴家 。
爱德华.扎伊尔德是一位卓越优异、独具一格的集大成人物,兼具学者、美学家与政治活动者的身份……他在每一个领域中挑战并刺激我们的思考。──华盛顿邮报〈书的世界〉(Washington Post Book Review)每一位新闻媒体的国外特派员与国际新闻编辑,都应该读一读《遮蔽的伊斯兰》……这是一本扛鼎之作。──弗朗西斯.费兹杰罗─《湖中之火》一书作者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是享有声誉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同时也是乐评家、歌剧鉴赏者、钢琴家。他的乐评、文学评论和他的理论著作一样,学识渊博,兼有清晰明快的行文风格。其主要著作包括《东方学》、《巴勒斯坦问题》、《报道伊斯兰》、《文化与帝国主义》以及《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等等。
這本書是著名的巴勒斯坦裔學者薩依德(Edward W. Said)眾多重量級作品中較親近讀者的一部作品,不是太理論導向,但是能從日常生活中觀察閱聽大眾從報紙電視接觸到哪些訊息,及背後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如何塑造伊斯蘭的再現為恐怖或非理性的刻板印象。
不過本書更深層的關懷在於:以後設批判的立場,探究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有關伊斯蘭的相關報導與評論為何會出現根深蒂固的偏向?而這種負面訊息何以產製、如何傳送而加深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誤解,忽略彼此間的互動互補,相輔相成?
薩依德指出,這種文化區別在美國而言,是媒體—官方—-學界共同形成宰制集團的共識,文明衝突的原因就是西方人以衝突心態來看文明之間的關係。
薩依德分析美國媒體所以如此,主要在於這些媒體在「搜集外在世界訊息時,無可避免地落入由政府政策主宰的框架」,甚至美國記者到國外工作,「其判斷力所倚賴的不僅是他知道與學到的事物,也包括他身為美國媒體駐國外代表應該知道、學到與表達的事物」。因此美國媒體對於外國的報導「不僅創造出自身,同時也強化了『我們』在外國的既得利益」。
本書並分析了美國主要新聞機構對新聞詮釋的問題所在。薩依德認為美國傳播衝擊最廣也最大的是少數幾家媒體,包括兩三家國際通訊社、三大電視網、CNN、六家日報、二或三家新聞性周刊。這些機構擁有較多實地採訪記者,掌握外國新聞的權威,於是也更頻繁地被各種規模較小、財力稍遜的新聞機構引述,「兩者合作塑造了一個美國的現實景象,並具備明顯的一致連貫性」。
本書的強大批判力不僅讓我們體會當世界各個角落愈來愈形成一個全球體系時,任何一方發生的事都是憂戚與共,但是這些影像透過大眾媒介的形塑報導,未必真能促成不同文明間相互了解,或逐漸抹去各國的文化差異,特別是許多非西方國家仍對西方如何深懷戒懼。而新聞機構、新聞工作者、甚至接收新聞的閱聽大眾如何洞悉不同新聞媒體無意有意間建構的文化偏見,值得吾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