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一书,在体例上,和此前出 版的《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基督教与北京教堂文化》保持一 致,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和北京地区的传播和 发展,北京地区的清真寺和阿匐的活动,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 件,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具体表现,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该 书以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为载体,以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学者或阿匐 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叙述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仿佛 一个长卷,把丰富多彩的北京地区伊斯兰教情况和清真寺文化景 观展现在人们面前。
首先,书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使人们具体地了 解了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清真寺又名礼拜寺,是伊斯兰 教徒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场所,也是清真寺文化的具 体体现。北京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清真寺,例如牛街礼拜寺、东四 清真寺等。牛街礼拜寺自辽宋时期建成以后,元、明、清三朝均 有续建,明代还奉敕赐名“礼拜寺”。
该寺建筑风格古老,由大 殿、望月楼、宣礼楼、对厅、讲堂、碑亭、水房等组成。大殿五 楹三进,纵深十余丈,可容纳1 0 0 0 多人礼拜。大殿后面的穹窿 藻井是辽宋时期的建筑,两侧有用阿拉伯文组成的雕空门窗,笔 法苍劲。望月楼高约3 丈,楼如六角亭形,顶盖黄色琉璃瓦,周 围有窗扇,窗外绕以走廊。
东四清真寺建于明正统十二年( 1 4 4 7 年),景泰元年( 1 4 5 0 年)敕题为“清真寺”。该寺前后院落三 层,主体建筑为礼拜大殿,面积4 8 0 平方米,能容5 0 0 多人礼 拜。其后部的窑殿部分是无梁结构,形状及彩画图案具有明代建 筑特色,殿内拱形门楣上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经文。这两座清真寺,都体现了中国式的建筑特点,人们由此也认识了北京地 区伊斯兰教建筑的艺术和风格。
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和阿匐的 情况,使人们对伊斯兰宗教文化有了具体的了解。伊斯兰教学者 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者,阿匐既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清 真寺的主持人,他们对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发展一般说来都作出了 应有的贡献。我们前面曾提到马坚和《伊斯兰学友会》,其实, 在北京地区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人物和团体是很多 的。
比如王宽( 1 8 4 8 – 1 9 1 9 ) , 北京人,中国近代伊斯兰教学者。 他曾去麦加朝觐,还曾赴欧、亚、非各伊斯兰国家考察。回国以 后,他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创办了 “回教师范学堂”,1908年,又 倡议创办了 “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1912年,在北京 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回教俱进会,为北京地区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作 出了贡献。
再比如王静斋(约1 871- 1949), 中国伊斯兰教的阿 匐。他也曾去麦加朝觐,并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就读,在土耳 其、印度等国进修。回国后,曾在北京教子胡同清真寺任阿匐。 他学问渊博,汉文、英文、阿拉伯文兼通,有《阿汉字典》等译 著。他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人们正是通过上述这 些伊斯兰教学者和阿匐等具体的人物,进而认识和了解了灿烂的 伊斯兰文化和北京地区的清真寺文化。
- 书中介绍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使人们对 北京地区清真寺文化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统治 阶级的宗教政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 事项,有些是清真寺本身的故事,也有些是和阿訇以及学者有关 的事情,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文化的发展情 况。
- 比如王岱舆(约1 5 7 0 – 1 6 6 0 ) 立志用汉文介绍伊斯兰教,北 京阜成门外三里河清真寺墓地的形成等,都属于这种情况。至于 统治阶级对伊斯兰教的政策,我们从明宪宗赐名“牛街礼拜寺”,清康熙帝谕令按明风格修葺扩建牛街礼拜寺,并御题“敕建礼拜 寺”横匾等事件中,就能够完全地感觉出来。
我和佟洵同志相识多年,知道她在北京市委有关部门的支持 下,曾在北京各寺庙观堂给宗教人士讲过课,从而积累了不少资 料,也认识了许多宗教界的朋友。这为她主编《宗教与北京寺庙 观堂文化丛书》奠定了基础,加之她和她的同事们又辛苦査阅了 大量的文献档案资料,吸收了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做了细 致的实地考察,才编撰出《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这样既 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的著作来。我祝贺她的成功,并相信这一 著作在鉴古知今、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起到应有的 作用。
赵云田
2001年4月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