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概述
  • 评价建议
  • 自从进入新年伊始到现在,已经有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 友来信,约请我谈谈经典文本和对于经典文本的解释的问题。 朋友们如此热切地关注这个问题,反映出了这个问题本身确实 需要一番梳理。

    这里首先涉及到源语文本的生成,及其对受众 的影响的问题,而译者/注释家要在源语文本和自己所处的社会 这两个不同语境下为读者/受众提供一种新的交际行为,这本身 就需要译者/注释家必须精通源语语言和目标语言,必须通晓两 者的文化史,以及相关领域里著名的一些阐释文本,这样译者/ 注释家才能够超越翻译本身,将目光投向语言活动和语言活动 发生于其中的社会语境(包括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整个 关系。

    作为经典的源语文本本身来说,自从它成型的那一刻起, 就具备了自性存在的形态。作为受众或者具有这种文化身份的 人,提出问题的方式,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和寻找答案的途径都 会受到经典的引导和制约,总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回到经典当 中来反思人生、历史、社会和终极存在的意义。

    所以,在这个 意义上来说,经典可以进入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体验之中来,而 持有这种文化身份的人总是归化于经典当中。他们阅读经典的 时候,即用经典来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也把自己的生命经验 本书电子版由绿色中华网站独家制作 和经典接续在一起。

    根据这样的认知,译者/注释家实际上通过 自己的工作在寻求各种深刻的见解,这就要求译者/注释家不仅 具备深厚的源语言的知识,而且须认识到归化于经典下的群体 对于经典的阅读和阐释的生命历程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等 问题。否则,一种译/释活动本身可能会为文化身份的持有者带 来意料之外的灾难。


    智慧宫 » 《古兰经降示背景》 经典可以进入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体验之中来,而 持有这种文化身份的人总是归化于经典当中。他们阅读经典的 时候,即用经典来塑造自己的文化身份,也把自己的生命经验 本书电子版由绿色中华网站独家制作 和经典接续在一起。

    发表回复

    好东西立即分享给朋友

    爱心支持 了解使命